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刘源源)正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吉林车秀兰代表,关注点是如何更好地为制造业强国崛起提供人才支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代表,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崛起的柱石。2015年5月,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明确了制造业强国崛起三步走战略。车秀兰说,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而发展实体经济,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产业工人队伍。她说"制造业强国的崛起,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现代产业工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她认为,未来10年,将是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新一轮调整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快以人力资本提升、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促进人力资源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振兴实体经济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为此,车秀兰代表建议,"针对中国制造2025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高端统筹协调作用,积极制定并落实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职业教育政策。通过财政、税收、保险、产权等制度创新,激励制造业企业在"七大行业""十大领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培训。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经费保障制度,加大对接2025战略的职教专项投入。设立国家、行业和地方职教数据库,对制造业行业企业的行业(企业)标准、实训条件、培训模式、教师资源等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增强信息对称性。 车秀兰说:"现代学徒制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应进一步推行。"她认为应该制定现代学徒制培训标准,明确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学徒培训的学时学分、能力要求、考核标准等。同时将现代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有机结合,通过资格证书体系,将学校教育与学徒制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成立现代学徒制服务平台,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学习者个人沟通的桥梁,通过平台获得需要的信息与帮助。她认为政府对2025战略急需的学徒制专业予以重点资助,标准高于其他专业,对合作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 车秀兰认为,为培养2025战略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高校转型刻不容缓。应该积极引导行业本科院校转型。她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高校、特别是行业背景院校转型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如出台优惠政策,实施分类拨款制度,在生均拨款标准、专业建设经费方面适当提高比例;同时在师资方面实行"绿色通道"政策,招聘先进制造业一线高技能人才、领军人才任教;还应该鼓励转型高校在生源选拔、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积极突破,与中等职校、高职院校有效衔接。 车秀兰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升级、实现制造业崛起的有效途径。"就我国而言,目前较为紧要的,是加快校企合作相关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权责,规范、保障校企合作有序开展。鼓励制造业企业、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评估标准方面深度合作。发挥市场积极作用,加强中介组织建设,为企业、院校、学生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