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代红玉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王偲瑶):在西安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了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他立足西咸新区发展的实际,讲述他心目中大西安的“大特区”发展蓝图。 西咸新区托管西安市 大西安建设的重要一步 西咸新区托管西安一度成为“大西安朋友圈”中的热议话题,围绕西咸新区与西安市及大西安建设提出诸多构想及蓝图。西安市是国家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但西安在这15个城市中的GDP排名并不靠前;西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18个国家级新区之一,是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事实上,在这18个国家级新区中,西咸新区的综合指数排名也是略微靠后的。”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说。 王飞表示,西安代管西咸,不应该简单理解为城市面积、统计指标、人口数量等的简单相加,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西咸新区增加西安城区范围或西咸新区属大西安的行政区划。而应结合西安与西咸新区的优势,利用好发展好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所拥有的先行先试的便利,形成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如此更有利于大西安建设从而助推西安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 建设大西安的大特区:要做到三个“特” 王飞表示,建设大西安的“大特区”,西咸新区应该做好三个“特”的建设,一是体质机制改革创新特区、二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的特区、三是创业创新人才特区。 其一,体质机制改革创新的特区。 “西咸新区应实行‘大部制’。即我们的行政管理应该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鸿沟,通过“大部制”和“大数据”形成一个改革创新的充满活力的大的特区环境。”王飞说。 其二,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的特区。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陕西现象”,即科技、经济“两张皮”。陕西科研基础雄厚,西安的综合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至2015年,陕西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174家,普通高等院校80所,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26个,两院院士64人。但在实践中,陕西丰厚的科技创业创新资源,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非常低。多年以来,始终难以破题。“科技成果不能很好的转化,存在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科研院所、与市场对接不畅的问题。这是多年以来多种因素形成的,但是我认为西咸新区或许有这样的机遇可以破题,它既有国家级创业创新实验试点的条件,又有体质机制的灵活性,能够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发展新动能。”王飞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 如果说大西安建设是双轴双心,那么西咸新区就是一个创新轴,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等。“现在西咸有这样的基础,例如沣东新城的中俄丝路创新园、沣西新城的大数据和信息产业、空港新城全国枢纽机场、自贸区片区,包括上周揭幕的西工大无人机小镇等要素。西咸新区完全可以整合这些科技创新资源,这也是西咸新区成为科技研发、成果应用转化特区的基础。”王飞表示。 其三,是西咸应该成为创业创新人才的特区。 陕西虽是科教资源大省,但人才流失也很严重。要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有施展才能的舞台,不只需要良好的城市外在环境、优惠的人才政策等,更需要搭建干事平台、形成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 王飞直言道:“武汉提出要在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当地,我认为西咸新区也应做到‘3个100万人’,建设大西安人才特区。”他指出,这“3个一百万人”包括大西安100多万的在校生、大西安10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未来五年西咸新区吸引100万创业创新人才。“前两者是存量概念,第三个是增量概念,相信未来会有很多有识之士为大西安建设到来西咸。”王飞在采访中说。 以创业者心态 讲好创业创新故事 西咸新区由西安代管,对于西咸新区和西安都是极大的机遇。“认为这是西咸新区城市的二次创业也不为过。”王飞说。未来西咸新区的发展应该会进入大西安发展的整体规划,西咸新区的目标和定位仍然是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从而助力大西安发展。 王飞表示,西咸新区会提供最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最好的机会,从而促进人才留在西咸,在西咸发展。西咸新区托管西安以后,其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大家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五大新城的发展既不能为经济利益盲目发展,也不能同质竞争。 对此,王飞说:“西咸新区的产业规划布局大方向不会变,但会有小的调整从而更有特色,未来的发展一定与大西安是协同发展,振兴大西安。” 采访最后,王飞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西咸的发展应是逆向思维的发展,因为西咸新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新的国家级新区。在西咸新区的人本身就是创业者,无论是这里的公务员、管理者还是参与者都应以创业者的心态来思考问题。 “不是说创业者需要什么,我们来提供什么。而是我要在这里发展,我需要什么。现在我们在凝心聚力讲好陕西故事,那么西咸新区就应该讲好陕西故事里的创业创新故事。为陕西的追赶超越、大西安的振兴出力。”王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