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解读要素市场化配置意见:胜于万亿刺激计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4-10
浙商证券李超表示,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长期最大利好。相比短期逆周期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当下国家积极出台改革政策,更有利于提振整体信心,通过深化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意见》明确了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

  解读:

  

  一、土地要素分配更加灵活。土地要素是生产和生活的载体,也是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土地的分配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受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土地要素的方向是更加灵活的土地管理体制。

  二、引导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力要作为生产的人身条件始终是价值和财富创造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但当前劳动力要素市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户籍制度制约劳动力流动,造成公共服务不均等。

  三、资本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能够通过制度的完善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更有效的支持实体经济运转。当前国内资本市场仍在不断的优化当中,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升。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的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完善制度和统一标准。

  四、激发技术要素供给活力。技术要素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在长技术周期的尾部,技术进步放缓,叠加我国“追赶效应”逐渐减弱的环境下,如何激发本国科技和创新的活力显得更加重要。从制度和投入上,我国较美、日、韩等国家仍有差距,从制度上为技术创新创造环境在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

  五、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要素可以认为是技术要素的延伸,《意见》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数据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对的贡献突出,信息的多寡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体之间竞争力的标志。

  (行情601878,):要素市场化改革是长期最大利好

  >> 改革应对疫情冲击,胜于万亿刺激计划

  当前我国外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国博弈,全球政治、经济、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内有新冠冲击、经济下行、三大攻坚战等任务和挑战,同时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收官之年,逆周期刺激政策和改革是两大政策解题思路。我们认为,相比短期逆周期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当下国家积极出台改革政策,更有利于提振整体信心,通过深化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更有利于发挥我国的生产要素优势。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标志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由破到立的过渡阶段,全面进入“立”的阶段,改革红利将对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形成中长期支撑

  >> 农村土地盘活价值,劳动重在自由流动

  城乡一体化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公平合理分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我们认为这有助于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要素价值,让土地所有者获得一部分收益,也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一部分财政收入,缓解房地产土地出让金下滑带来的财政压力;也有助于农村土地得到更有效、更市场化的应用,促进城乡一体化。《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在长/珠三角城市群实现落户准入年限的“累计互认”, 有助于推进大城市群一体化,消除城市间人才流动关于户口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后顾之忧;帮助高技术高学历劳动者获得更多的价值兑现。

  >>资本股债拓宽融资,技术创新配置资源

  《意见》指出要完善基础制度并加快发展,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并坚持向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我们认为,此举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供给侧金融服务的提升亦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与此同时,《意见》 提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技术要素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通过健全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等举措,可以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研院所市场化发展,有助于技术成果有效的配置,提升成果转移和变现的能力。

  >> 数据助推科技革命,要素价格推进改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此次《意见》中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管理,参与社会治理、经济活动和相关产业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指导。我们认为,数字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将进入加速期,可能成为推动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从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两个角度提供新的中长期经济增长动能。《意见》强调要素价格市场化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提出全面贯彻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和政策,充分体现科研、技术、知识、管理和数据等要素的价值。我们认为,要素价格改革工作有利于改善要素定价效率,以分配制度改革挖掘人才和智力优势、鼓励技术和知识在经济活动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 经济潜在增速提高,股市走牛债券中性

  经济潜在增速下行是近年来我国 GDP 增速下台阶的核心原因,本次《意见》直指要害,从根本上为我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也为市场注入信心,中国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生产要素积极变化的高地。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改革的预期及对经济潜在增速提高的预期将成为推动股市上行的启动器,《意见》的发布对于股市将构成明显利好,预计股市走牛拐点已现。在我们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框架中,我国加速推进也为中长期资本流入进一步增加筹码,继续坚定看好中长期 A 股外生流动性宽松牛市。短期受多重因素扰动,目前我国仍在降息进程中,《意见》对债市影响较为中性,但从生产要素产生积极变化的视角看,或抑制长期利率的下行幅度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文件使得基建项目用地得到进一步保障。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

  在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中,已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事项授权至省级人民政府,并将永久基本农田转建设用地试点的审批事项委托给部分省级人民政府;此次文件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强调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并“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推动土地计划指标更加合理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进一步赋予省级政府在土地使用上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未来地方财政压力,增加地方政府基金性收入,均衡中央、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

  同时,建设用地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对二、三季度基建项目的集中发力也有着较强的助推作用。考虑到企业的拿地成本及融资能力,房企当前对于“招拍挂”的传统拿地模式偏好较低,文件有望对后续基建项目用地形成有力保障,新老基建开工将形成强大的经济拉力。

  新在资本要素的配置方面,文件突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完善股票市场发行、交易、退市等制度”。陈雳表示,当前注册制已在立法层面得到确认,后续随着退市等基础制度的完善,上市企业质量、资产质量均将持续提升,激活资本市场活力及投资者风险偏好。

  此外,在维护市场稳定方面,文件提出鼓励、引导现金分红,并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配合新证券法维护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增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在债券市场方面,新修订证券法确立了公开发行证券的注册制原则,并对务融资的发行条件再度松绑;文件此次提出要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市场品种,与新证券法的意向一脉相承。值得一提的是,在货币政策的持续维护下,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持续降低,预计在年内低利率的环境下,债市对实体企业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市场配置,提质增效。《意见》是对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旨在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十九大报告在其第三部分中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意见》在其“基本原则”部分,也强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表述基本一致。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而《意见》中“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表述也与其一脉相承。

  刺激难现,改革登场。《意见》出台的经济背景在于:18年初以来增速已经历了连续8个季度的下滑,而疫情的冲击,意味着201季度经济增速大概率负增长、创新低。与此同时,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各国纷纷大幅宽松。出台强刺激的呼声甚嚣尘上。而《意见》传递的政策信号则是:强刺激预期落空,逆周期政策托底短期经济,改革释放红利增强中长期动力。

  数据要素,颇具深意。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正在朝着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而作为新型要素,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起到倍增作用,大数据也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市场定价,有序流动。市场决定、有序流动,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体制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前者包括: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加强要素价格管理和监督,以及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后者包括: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提升要素交易监管水平,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等。

  要素改革,多点开花。土地:城乡统一,市场供应。土地要素改革的重点在于增强土地管理的灵活性:一是推动农村土地改革,旨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从而使土地收益的分配更加公平;二是深化产业用地改革,旨在对用地市场供应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三是促进建设用地改革,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推进国有企业中存量用地的盘活利用。劳动力:改革户籍,畅通流动。劳动力要素改革的重点在于引导劳动力合理畅通有序流动:一是深化户籍改革,包括推进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以及缩小常住人口和户籍居民之间的差异;二是畅通流动渠道,通过保障和激励等改革手段使得劳动力流动到能发挥其最大效益的地方去。资本:完善制度,扩大开放。资本要素的改革重点在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主要包括完善股票市场的基础制度、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标准建设和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三个方面。技术:产权激励,促进转化。技术要素改革的重点在于激发技术的供给活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产权激励鼓励创新,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探索对科研人员知识成果的激励;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把技术要素与其它各项要素结合起来,特别是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数据:培育市场,强化安保。数据要素改革重在加快培育市场,主要内容包括: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和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等。

  

  第一、推出的时点: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推出《意见》 ?超市场预期吗?有什么信号意义?

  要素市场改革是2019年11月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定下来的,也是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在2020年实施的,因此,此次《意见》的出台也是之前党中央决定的具体落实。我们估计,若无疫情,中央大概率早就启动相关工作了。从这个层面来看,似乎我们不应该过度解读推出《意见》的时点。

  但是,在这么困难的形势下,仍然坚持出台《意见》,本身就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信号——向改革要速度。全球疫情如火如荼,中国一方面要防止输入性传染,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恢复,从而可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常情况下,所有的工作都应该给上述两大艰巨任务让路,但在抗疫情、复工后第一时间中央就出台了《意见》,这个时点还是超市场预期的。在当前时点推出《意见》也表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政策不会走向大放水、强刺激。

  要素市场改革任务也很繁重。“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97%以上由市场定价,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个突出短板”(引自《经济日报》)。如何通过改革来要速度——不仅在长期,而且还要短期——将是很重要的课题。

  第二、《意见》的亮点:此次文件中有什么新的提法和亮点值得市场重视和深挖

  这次最突出的新提法和亮点是“数据要素市场”,换句话说,把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顾名思义,生产用到的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用机器形式)、技术等。此次《意见》实际上拓展了要素领域,体现了信息经济时代的“生产”的新特点,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正在朝着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

  当然了,“数据是生产要素”,这不是中央第一次提。2017年,就提出过“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但把数据要素和其它要素并列,明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政策文件,这应该是第一次。

  这标志着我国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进入到崭新阶段。80年代的农业农村改革开启了劳动力的市场化定价,90年代放开了大部分商品的市场化定价,2001年加入WTO后,资本、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要素迅速积累,并向国际化的经验靠拢。2019年推进土地管理法修改。2019年11月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把数据作为新要素,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全球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等方面布局。各国也都在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结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很显然,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无疑是巨大的。

  第三、总体考虑和各自的突破点:中央在五大要素市场改革方面有哪些总体思考和具体突破点?

  无论是要素市场总体考虑还是各自市场,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谁有定价权?市场的定价权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怎么样在扩大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的同时,又能发挥好政府的监管、调节和规则制定的作用?当前的规则能不能引导要素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地方去?

  基于这些问题,《意见》提出了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各要素的共性出发,为从整体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明确了方向和原则:一是市场决定,有序流动。二是健全制度,创新监管。三是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四是稳中求进,循序渐进。这也意味着这些改革是个渐进式的、整体的改革。

  各要素市场的具体突破点:

  •   土地要素市场: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

  •   劳动力要素市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   资本要素市场:上市和发债企业的信息披露、退市等基本制度要求和股市、债市的。

  •   技术要素市场: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并行推进职务成果“三权”改革和所有权改革试点。

  •   数据要素市场:通过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探索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支持构建多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第四、《意见》的实施:政府会如何实施要素市场改革?如何预测实施的路线图?

  《意见》的第30-32条主要规划:“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本意见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发改委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提到落实情况:

  (1)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文件分工方案)-->(2)抓住工作要点(将会同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人民银行等共同牵头部门,梳理提炼近期可操作、能落地的改革事项,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3)深化基础性改革(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要素的范围))-->(4)试点先行(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更好地激励地方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5)持续跟踪指导。加强对《意见》落实有关情况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

  综上,发改委给出了较为清晰的实施路线图(5步)但并无特别时间约束,后续大概率仍然是渐进式。这里面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意见》需要各部门、各地区来“有序”实施,而实施的很大一块内容是政府如何放权,让市场在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权。坦率地讲,这里面恐怕需要强有力的中央协调监督机制。

  第五、改革和稳定的关系:要素市场改革、小康社会目标(稳增长、扶贫等)如何协调?

  2020年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巨大,超过2008年金融海啸。按照老的模式,货币信贷“大放水”,财政大搞基建,房地产各地松动,尤其考虑到我2020年我国有个硬任务(即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但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在政策方面定力不小,“刺激”政策方面出台很少,更多的是纾困政策。

  无论是政府、市场、智库,还是企业,都可能纠结稳定和改革的关系。有些改革可以起到很快的左右,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但的确还有不少改革难以在短期起到稳增长作用。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