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沿着109国道,记者驱车来到距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心12公里的郭勒木德镇红柳村,这是一个建成不足10年的“年轻”村庄。顺着路牌标识进入村里,干净平整的硬化路面、规范整洁的村容村貌、笔直的(000591,)路灯、醒目的农家乐招牌……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 “当时一片荒滩滩,要啥没啥。如今,气派漂亮的新农村住房,学校、幼儿园、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你看变化多大啊!”今昔对比,村委会副主任马主麻很感慨。 红柳村原是2013年在一片沙窝窝里“诞生”的村庄。2013年下半年,格尔木因修建道路,将40户郭勒木德镇东村村民拆迁安置到红柳村现址。一个外来户聚集而成的自然村庄,一片荒凉的沙滩,和周边其他村相比,这块土地曾是不和谐的存在。村里的能人李国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么多的地,虽然土质不好,但也不能荒着呀!”于是,李国善和其他村民一起凑了39万元,成立了仁达合作社,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开垦这片荒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让沙滩早日变成良田,李国善和村民想尽了办法,无路自己修,无渠自己开,土壤自己改。为使贫瘠的土壤变得松软肥沃,就把茶卡、共和等牧区的牛羊粪拉过来,对一些土质极差的土壤进行更换改良……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经过3年的艰苦创业,红柳村从昔日的戈壁沙滩,逐渐变成了如今的金色沃土。 李国善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怎么让沙地变耕地,可把大家难住了,这周边地高、水低,水要通过水泵泵上来再打回地里。组织村民挖渠灌溉、修路、换土、改良土壤……3年过去了,我们这几个人,几乎成‘土专家’了!” 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凭着一股子韧劲,红柳村在党支部书记李国善的带动下,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7年时间,红柳村成长为以枸杞、果蔬、肉禽等绿色(000061,)为主业,以乡村旅游为依托的高原美丽乡村。 节假日期间,仁达合作社循环农业创新园非常热闹,一大早,采摘新鲜果蔬、排队购买鲜肉的市民络绎不绝。 “周末,我们一家老小经常会到合作社来,采摘点新鲜蔬菜,买点新鲜的土。夏天还可以钓钓鱼,有时候还在这里吃饭,都是他们这里的肉和菜,既新鲜又健康。”老顾客欧阳佳说。 修鱼塘、盖鸡舍、养“八眉猪”、开放体验馆,仁达合作社让市民及游客一边享受采摘的乐趣,一边观赏无土栽培植物,一边吃着本地农家饭。“循环农业”的思路和做法让仁达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村民杨春孙就是合作社众多受益者之一。一家6口人,一年收入20余万元。“现在我们老两口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除草打杂,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儿媳妇是合作社的收银员,前不久还当选了村委会委员,大儿子在企业上班,小儿子打工,除了小孙子,一家5口都能挣钱,这日子咋能过不好呢!”杨春孙说。 一路走来,仁达合作社像一个“聚能团”,让松散的村民、分散的资金汇聚在了一起。目前,仁达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带动了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 为了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仁达合作社开展党员“一包一”活动,有效发挥党员的帮扶作用。记者了解到,2016年,合作社帮扶郭勒木德镇全镇2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500元;2017年,合作社出资对全镇四个村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每户标准不低于2000元;2018年帮扶67户209人,每年每人分红640元,其中21户70人与合作社签订代养协议。 村民刘国文一家6口人,因妻子患白血病导致生活陷入困境,为此,红柳村党支部积极帮助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等政策帮扶,并给刘国文在仁达合作社找了一份工作。得益于红柳村和仁达合作社的帮助,现在刘国文在外承包工程,一年下来有20多万元的收入。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采访中,李国善感慨地说:“这几年,我们考察了山东等地一流的敬老院、幼儿园等,深受启发。眼下,我们还达不到那样的水准,但我们会更加努力,逐一实现,让老人孩子有人照顾,成年人可以安心上班,从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做起,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经济日报记者 马玉宏) |